当前位置:首页 >> 随感 >> 综合报道
司马南和《南方周末》的那一场风花雪月……
2009-06-11 23:12:55 牛二
[字体: ]
  司马南有一些事迹让我辈平庸之人难以望其项背,在终南山暗访胡万林只不过是他所有英雄事迹之一种,胡万林的倒掉,司马南居功至伟。

对英雄的景仰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可爱的美德,其狂热程度远胜于对败类的唾弃。一个英雄可能一辈子都有让人景仰的理由,而一个败类一旦昭示于天下,锒铛入狱之后要么被人遗忘,要么就被我们赋予同情!

司马南是个什么样的英雄?在和南方周末琴瑟和谐的反伪科学的一系列伟大策划中,司马南和南方周末一样畅销,我认识司马南,是因为我花掉我的可怜的一点工资买了这份报纸,并且深受其中的壮怀激烈所感染,从文字的背影里去感受英雄,英雄就只是一个和文字一样机械的符号。

但是我深信符号的权威和魅力,因为我年轻到我也想做一个血气方刚的英雄,直到后面胡万林、福建游医、**功灰飞烟灭,李**为千夫所指,英雄被无限拔高,这时的英雄已经出落得鲜活生动,英雄不仅在南方周末一纸风行的纸上,英雄出没于网络,电视,聚会和沙龙。

英雄不再孤独,因为英雄有了属于自己的称号:“反伪科学斗士”,这是风雨之后献给英雄最好的礼物,我欢呼,雀跃,不是为英雄的光芒,而是为邪恶的倒掉。登峰造极的李洪志被打倒了,我和所有的国人一样激动,南方周末也为此发表特别文章庆祝这一跨世纪的胜利。我仔细解读字里行间,南方周末富有哲学的光辉。

哲学和理性,一直是我选择这分报纸的理由。正义和关怀,一直是我关注这个媒体的动机,每周四,我会准备好零钱早早来到报厅,买下然后慢慢翻看,终于我在职业上的进步使我开始有公费订报的权力,我拒绝使用公费,我仍然用自己的私有积蓄来真诚的拥有这份报纸。

“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我们的新闻在纸上,你不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我们的新闻在路上”。

南方周末有一些经典,比如这个口号。

我深信经典,因为我追求完美,而经典往往创造完美。所以,在我心中,南方周末固不完美,但南方周末无疑最靠近完美,有如靠近地球的月亮,虽然不一定象地球一样拥有美好生命,但是月亮无疑是最为靠近生命美丽的星球,在月球,宇航员看见地球最为壮观的风景,这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南方周末是思想、智慧和正义的长城。

然后,在一些庆祝世纪来临的盛典,频频出现于镜头的赫然有了斗士的身影,和平年代开始制造英雄,比雷锋,刘文学、张海迪更有轰动意义的英雄,如果说这些英雄是行政命令的产物和意识形态的丰碑的话,司马南这个英雄已经成为了媒体的自觉自愿。

湖南卫视新青年推出21世纪十大新锐人物,司马南榜上有名,在新锐们的互相吹捧里,司马南笑逐言开,谁说英雄就一定需要承受痛苦,这一刻的司马无疑志得意满,谈笑风流。在和“最具平民意识”的新锐的互相追捧中,我看见一个唾沫横飞忘乎所以的司马南,我无语,司马南打倒了迷信的神,又在制造新的迷信,这个迷信就是他自己!

我在沉默里孤独怀念,那个以前更多的只出现于南方周末的司马南。不管我有多怀念,司马的影子又带有相当必然性的出现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并且言传身教,教崔偶像做了一回特异功能大师,钢针穿玻璃只不过是他绝技之一种,这一种,就足以让台下的观众掌声如潮。然后司马南又马不停蹄的出现在湖南卫视的新春晚会,与一个知名博士唇枪舌战,嗓门大的司马略占上风,而论辩的话题已经应景似的变成了“现在过年好还是过去过年好“的过气话题,无聊和无谓的论辩最后成了司马表现斗志的舞台,一个博士在他的粗嗓门之下显得如此苍白,苍白的对手让司马更显苍白,司马,已经是独孤求败!而天生的粗大嗓门更为战胜他而制造了天然的障碍。

这时的南方周末,已经不再热中于写司马的故事,这时的南方周末,热中于西部开发,热中于新世纪特刊,热中于说一些重复了一千次的心灵宣言:“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让我们……”等等等等。南方周末,俨然是时代的正义高墙,在这其中,南方周末的心气受到一点打击,一些官司相继败诉,但是南方仍然以他特有的方式在向整个社会证明这个媒体的强大意志。

艺高人胆大,南方周末是报纸行业的《焦点访谈》。当我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南方周末策划的所谓世纪采访行动之后,对于扑面而来的浮躁的厌倦,已经弥漫于读者之中,那些崇高的口号被重复一千次之后,口号已经堕落成一种无力的呐喊。英雄堕落是因为膨胀的英雄欲望,而媒体堕落是因为媒体的自我优越意识。

但丁、耶稣、尚方宝剑,流传于神话的救世主开始被虚妄的媒体克隆。南方周末的最新一期的《专栏》赫然安排了几个大腕写高考作文,后现代的连岳,哲理的王小山,沈宏非,等等,其中不乏佳作,但是大部分成了流于形式的应付,所不同的是应付得很精彩很高深,有大腕气质,如果翻阅今年高考试卷,我相信会有30个以上的百分点的考生胜于大腕。正义是好东西,但是不是每一个热爱正义的斗士写的高考作文也是好东西,伴随着大版广告的南方周末的表现已经平庸,无助,寂寞而枯燥。

平常用几天翻阅的报纸,这一次我只用了一个小时。所谓的长城已经变成一个自恋的围城,编辑,记者,读者集体无意识的流落于围城里,矫情而虚妄。

司马南一生之中最大的决定影响了他的一生,当司马南决定向大师们拜师学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及至他后来背叛师门,弃暗投明,开始在英雄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最后这英雄远得只剩下背影和记忆,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人性的必然?

我一直相信在中国人最朴素的道德评价里,崇高是一种价值。 南方周末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崇高,为崇高而活着,为崇高而奋斗,也为崇高而死去,尽管司马南一开始所选择的道路并不一定可以看见崇高的方向,但是他必定脱离了低俗,走向了最后的崇高,崇高使他们注定辉煌。

崇高作为一种追求,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说是过程,死是对生命的亵渎和拒绝,但是死的过程有可能崇高而灿烂。婚姻是一种道义的责任,但是婚姻的过程庄严隆重,婚姻之前的爱情见证了海誓山盟,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讲究过程而非结果,讲究动机而非目的,南方周末在不经意之中的选择让我们惊喜,但他刻意的卖弄又成了一种作秀,于是我们看见南方周末批评电信、批评垄断、批评腐败也批评虚伪,批评需要勇气,同样,放弃批评回归理性需要更大的勇气,而真的勇士,不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南方周末,面对批评,缺少的正是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气。在一个以崇高为目的的媒体,手段已经不再重要,过程也不过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在崇高的背后,荣耀,权威,喝彩声和道德利剑成了新的媒体暴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南方周末如何处心积虑,其读者都在渐渐远离,我不是第一个,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在没有新的替代者之前,南方周末仍可卖弄崇高,作秀的唯一目的正如这个媒体自己的宣言:“南方周末、一纸风行“,在零售价一块五的背后,广告费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南方周末堕落,中国青年报堕落,那么中国的纸媒体将很难产生中国的〈时代周刊〉,这就是我的结论。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