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国家信息化战略与电信业的责任
2006-11-16 12:52:51 优品网络
[字体: ]
  

 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于11月16日-17日在香山金源饭店举行,本次会议中,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电信业的创新与发展,搜狐IT对论坛进行了现场报道,以下是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的演讲实录。

  杨学山: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0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信息办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也借这个机会讲三点。第一点我们要把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工作统一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来。今年3月15号,中办国办两办发行了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文件,把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都做了全面的计划安排,这是我国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推进信息化纲领性文件。

  首先我们说推进信息化的认识统一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当中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把握明确出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当前形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再次重申,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前提的战略措施,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信息化国家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所以我们说,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要统一到这上面来,其实我们对工作的安排,也要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九个方面,首先围绕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转变,转变经济发展的思想,经济发展质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做出了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发展的任务,围绕在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四个比分的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布署了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建设任务。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布署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信息化发展,围绕为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对建设和完善信息工程技术设施布署了任务,围绕产业的比较,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在信息化产业发展布署任务,围绕信息开发利用布署了任务,围绕信息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围绕信息安全布署了任务,同时针对我们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紧迫性任务,在六个方面布署了行动和计划。

  那就是要加快提升国民信息,全民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计划,开发网络行动计划,根据这样的目标和任务。从制度改革、人才培养、融资体制等等九个方面,给我们信息化任务工作安排要统一到国家行动计划纲要里面来,更重要我们对信息化的思想发展,推进信息化战略目的要统一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来。

  国家信息化战略明确指出,推进信息化,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战略目标,要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作出努力。信息化战略指出推进信息化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要深化应用,要面向四强,要精明结合,保障安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们今后15年各个部门推进信息化纲领,我们认识工作方法,要统一到国家信息化安全战略上来。

  第二点,电信业在国家信息化发展中,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看世界各国,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在推进信息化的时候,都是把优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部分,都是把体制改革作为先到的优先的任务。

  实际上电信网络是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地方、信息化运用的基础。没有电信网络,信息化的深化就没有意义。比如说在我们黑龙江为电信网络平台做出很大的贡献,IT性建设,为企业、政府和一定特定的运用,加快速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IT的发展,为我们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时间,提高了中间的平台,加快了发展。尤其是我们电信业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这两年,各个电信企业,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这两年西部,新疆都可以看到电信业在农村信息化所作出的努力。在广东我们看到一些农民通过转型,很简单的为他们销售提供新的渠道,为农民的销售打开了新的路子,增收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电信业无论是在技术方案的提供,和基础的投入平台的提供方面,正在做着一定的努力,为我们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技术、和平台的掌握,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这是电信业在中国信息化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点,我说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电信业任重道远。在起草国家行动计划发展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件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如何预测未来15年,电信,或者是信息网络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模式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所感到最困难的事情,我们说未来15年,或者说我们现在就已经面临了相应的困难,这就是首先是技术的问题可能面临着十分深刻的变革,我们说不能预测,什么技术在什么时候发展到什么地步,这样技术牵连我们很难预测,但是未来几年我们一定会看到,网络通信技术将发生转变,而且这个转变很现实。

  所以互联网IDL下一届互联网就是基于非链接的非交换,那么整个电信网络基础在这样的运用之下,什么时间进行发生前面的事情,应该说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随着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信息化运用的总结和深化,需求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我们都在研究和讨论电信业,我们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这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随着这几年技术进步,和展望中国的技术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四个I不论是使用的设备上,还是通信的技术上,还是在运用深度上,都为带宽,多媒体,这样的运用的深度上,我们铺盖一步一步朝前走,而且网络深度将不断深化,这个趋势不可改变。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以FID为代表,或者为标识这样一种新的通信模式,或者说和互联网的结合,将对整个通信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从原来我们通信主题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动心,演变成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这样的通信的主题不规格,整个通信需求进入新的阶段,这在未来的概念,将逐渐的起步,运用和发展。

  由于技术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业务模式一定会发生转变。我们说互联网对传统电信业,互联网对信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个冲击就是技术和需求结合起来的,需求是我们任何人都希望能够更加方便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把自己想得到的能拿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人的基本信息。

  而技术,一个基础平台即使是非常复杂的技术都可以使这个实现,互联网对电信业务产生了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做到业务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比互联网今天已经看到的,和已经产生的这样深刻的变化。所以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加快自己的步伐。首先是业务模式创新,我们电信业务企业正在不断的寻求,用什么样的方式创造一个千亿人的时尚,无论想什么办法,我们都是以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使我们业务能够适应需求和技术转变,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然业务角色的转变,必然带来后面两个业务模式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那么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基础通信技术,我们说对通信信息网络的技术体系是要创新,技术的通信技术需要创新,但是我们还有更多方面的创新,就是新的业务模式需要有的新的技术支撑。

  所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运用,已经演变成一系列信息。说一我们在新的业务产生的过程里面,也将会延伸出相当大的模式,随着业务模式的创新,业务模式理念,管理机制必然要提出改革的要求,这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必然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研究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来适应这种队伍体制的发展,来适应我们信息化以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里面所有的任务和行动计划,都和我们这次行动相关的。第一个就是建设完善综合信息运用,第二个要拓宽思路,这两个是我们实际相关的。

  我想特别关注是一件事情,在国家信息发展战略里面,指导方针里面,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倡导全体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化发展纲领,我觉得这样的任务和战略要求,对于我们电信业是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

  我们说这里面有几个关健词,第一个是面对13亿,而不是其中的部分,今天中国的电信覆盖率已经达到98%,我们用户已经八个亿,但是我相信我们超过一半的人还没有使用上通信技术。

  第二个观念是用得上,是提供和接受的能力,我在江苏2600米高的山村,这个山村里面有电话,这样电话上面有一层层薄薄灰,所以用得上,不一定就用得起。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用得起,付得起。

  用得好这个概念更难,我们认为今天实际环境下,我们不断提高带宽的传播通信,我们还需要提供技术的平台,尤其是对于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城市有能力出钱的人群,我们提供设备才能达到方便使用的技术。

  我们要反复琢磨,全体人民再加上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我相信这是实施我们国家发展战略对电信业提出最殷切的期望。我也希望在座的全体几十万电信业同业人员,和国家部门,地方各个地方的努力,我们一定要实现这样一个发展。最后我再次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