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鸿集团董事长肖志鸿接受记者采访。
红网长沙5月15日讯(记者 董雷)如果你是常去新华书店“充饥”的啃书族,每次都摆放在畅销书专柜显著位置的《命运》、《驻京办》等官场小说你绝对不会陌生。而它们仅仅是湖南天鸿集团投资集团旗下天舟科教文化的部分代表作。 这个跨越文化产业、房地产、机械制造、茶叶等多行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掌门人,就是中国名酒武陵酒第八届湖南十大经济人物评选候选人、天鸿集团董事长肖志鸿。 第一次创业来得有些“偶然” 作为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肖志鸿的创业起步来得有点“偶然”。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涉身图书发行行业时,肖志鸿需要经常跑印刷业务,通过多次与印刷行业的亲密接触,让他渐渐对这个发展迅速的行业熟悉起来。“为了省去到处跑着找印刷的麻烦,同时了解到印刷行业效益很可观,我也便打算自己创建一个。”提起自己的创业起点,一向谦虚低调的肖志鸿丝毫不避讳当初创业的“偶然性”。 带着创业的梦想,1993年,肖志鸿在长沙县创办了该县第一家村办企业——长沙鸿发印务实业有限公司。如今,鸿发印务在湖南省已经成为仅次于湖南新华印刷集团的第二大印刷企业,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首批诚信印刷企业”,2007年被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出版物优秀企业”称号,同年还获得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湖南名牌产品”称号。 如今的天鸿集团旗下已经拥有10家子公司,已成为以文化产业为主业,辅以机械制造、房地产、农业产业化等多元发展的现代民营企业集团。2008年,天鸿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上缴国家各项税费近3000万元,新增社会就业岗位近600个。 不走寻常路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一般的企业,往往开始时在业务上都较为单一,到后期发展壮大后才会投资其它领域。而肖志鸿的天鸿集团,选择了从一条有些“非主流”的道路前行至今。 1993年创办第一个印刷厂之后,肖志鸿的身家渐渐殷实起来。恰巧当时长沙县里有几个乡镇企业倒闭,县政府希望有人能通过兼并等方式拯救破产企业,肖志鸿自然是他们眼中的不二人选。于是,怀揣着回报家乡的美好愿望,湖南鸿大茶叶、湖南天能电机等企业纷纷在肖志鸿手中成立,近10年来,这些企业均已成为全省同行业翘楚。 之后天舟科教文化和天鸿投资相继成立。2006年天舟文化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发行权”,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的民营文化企业,企业开始迅速腾飞。天鸿投资成立后,以文化产业为主业,辅以机械制造、房地产、农业产业化等多元发展的现代民营企业集团逐渐成型。 认准利弊发挥民营企业优势 “民营企业的发展,毋庸置疑是存在诸多困难的。”提起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肖志鸿也有颇多感慨。 “民营文化企业没有图书出版权,哪怕再好的稿子,我们也必须交给出版社出版。另外,出版行业利润最丰厚的教材领域,民营企业也被挡在门槛之外。” 虽然先天局限令企业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但肖志鸿认为,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创办印刷厂的时候,我没当过一天厂长,也根本不懂印刷技术,完全靠着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到今天。”在用人机制上,天鸿实行能者上的政策,分配机制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同时,通过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天鸿在行业内“人缘”颇佳,如今全国畅销杂志《故事会》、《家庭》、《年轻人》印刷业务都设在天鸿集团。 目标:打造湖南最大民营文化企业集团 投身文化行业15年来,由于经营有方,各种社会职务和荣誉也向肖志鸿蜂拥而来:湖南省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长沙县人大副主任、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等等,各种称号数不胜数。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从事图书印刷、发行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肖志鸿从未受到过任何行政处罚。天鸿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在行业内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作为集团总舵手,肖志鸿前行的方向在何方?用他的话来讲,未来三年,天鸿集团将以信托最新投资的黄花印刷工业园和天鸿科技园为蓝图,整合集团现有资源,实现文化产业链的延伸,致力打造湖南最大的公众型、开放性现代民营文化企业集团。 |